close

跟電影其實沒有多大關係,不過還是講一下。

雖然David Fincher近日的電影諸如《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索命黃道帶》弄出來的預告總是讓我疲軟,包括這部《社群網戰》也是,要不是因為驚奇的Creep天使合唱版本,不然光是從影像上面看起來真的是很劇情片。明明是有著《鬥陣俱樂部》實力的男人,但是影像風格怎麼搞的這麼平淡呢,念及此,倍感惆悵。但是David Fincher已經修成了一個出手非死即傷的境界,一邊覺得「好平淡的影像啊」卻又一邊完全融入劇情。而且其中也不乏一些手癢炫技橋段,對,就是說那段風格化到宛如音樂錄影帶的划船片段,總是讓我想起Take That的The Flood。不過最近放出的《龍紋身的女孩》之預告片乾材烈火般使我燃燒起來,啊!就是這個!那支預告片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啊!

關於Facebook。


第一點:
基於某種衝動,前幾月時,小學畢業紀念冊被挖掘出土,然後照著上面的名字,開始一個個在臉書上面搜尋,然後加為好友的SOP。奇怪的衝動。這些人雖然長得跟記憶中那些髒不拉機掛著鼻涕的樣子不太一樣,有些人甚至感覺連個性都已經改變了,但是莫名的,他們卻又清晰可辨。還記得小時候去科博館看過,人腦中對於「人類」的印象是非常簡單的,長得像粗糙的火柴人一樣。所以到底是什麼讓他們的臉在經過這麼久以後還能夠被辨認呢?一定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吧我想(隨便打發)。
這些被「加為好友」的臉孔其中有個女生,長得酷酷的,那種拍照也很少大笑的那種女生。她長得跟我家附近便利商店的人很像。經過確認過店員名牌之後,的確是同一個人。
但是我們卻一次也沒有打過招呼。
一次也沒有
她甚至問過我不下十次的「要不要微波」,但也就僅只於此,「要不要微波」、「一百三十五」、「給我一個紙袋謝謝」、「謝謝光臨」,完全符合社會規範中與店員對話的潛規則,沒有多餘、沒有不合裡。如果有任何奇怪的地方,就是我跟面前這個正在幫我微波拿紙袋的人是臉書「好友」。
都是畸型的嬰孩,我們社交活動的臍帶是網路傳輸線,沒有了它,就只剩下相見不相識,笑問何處來了。


第二點:
並不是有意的,但是有時候總會看到Facebook上面有些「中年人」,他們總是使我不忍心。在網路上面,權力關係被徹底顛覆,這是個人性愛幼棄老極端展演的地方,十八九歲的小屁孩掌握了權力與精確的遵從的發言的潛邏輯。這些社會上的生產者們,對於該使用怎樣的表情符號、該用多麼做作的大頭貼、該如何在故做的打一些不著邊際的屁話,這些事情,他們大多一無所知,不然就是錯誤的理解並導致一種故作可愛的可憎。
社會地位的侷限、默契的缺乏都讓他們在這樣一個譁眾、尖酸、幼稚的地方顯得沒有容身之地。
多麼殘酷。
因為如果我在十五年後,年近三五,每天上班都要穿著可怕的單色Polo衫跟老氣的皮鞋,結果還是一樣發一些動態,如「這張非常迷人耶 而且沒有妖氣 超可愛」、「好窩♥」、「到底想要怎樣啊 今天小綠說她變漂漂惹」之類這些東西,我想到時候就是該還業障的時候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ck8045 的頭像
    dick8045

    哥哥,巫婆煮熟了嗎?

    dick80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