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些許情節洩漏,甚入。

 

こくはく

導演:中島哲也

編劇:中島哲也

原作:湊佳苗

演員:松隆子、岡田將生、木村佳乃、西井幸人、藤原薰、橋本愛



劇情簡介:一位中學女教師(松隆子飾演)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三歲女兒意外溺斃。結業式當天,她說出驚人的告白:「女兒是被這教室裡的學生殺死的!」這起被警方判定為意外死亡的案件,竟帶出前所未聞的駭人報復。痛失愛女的老師決定辭職自行展開調查……

Information From truemovie

IMDb:★★★★★★★★ 7.8/10 (198 votes)

觀影心得:

當初不知道從哪裡看到預告片,兩分鐘的預告片,花了一分鐘透過女教師之口把整部片子的劇情說完,剩下一分鐘時,背景音樂開始唱著「Relief…Believe, believe…」,畫面上浮出一段段以怪異方式排列的字句(與其說是怪異,不如明講了吧,就是非常EVA式的文字衝擊),然後整部預告片由一開始的慘白與冷列開始失序,積雨雲、水坑、絨毛玩偶中詭異的金屬零件、屍體、跳舞的學生、怪笑、重複的文字、積木……看似與劇情無關且意義不明的畫面湧來,直到最後的爆炸,留下錯愕的觀眾。先不提預告片剪得好不好或者有沒有什麼意含等等,我一輩子,能有幾次機會看到這種Radiohead跟這種EVA式的東西同時出現在畫面上啊?衝著這個我就該進電影院了。

好了廢話結束。

先說劇情好了。本片的劇情拜預告片之賜,能講的都差不多講完了,整部片就差不多是那樣,喪女國中女教師的告白之後所接著引發的事件,但是問題就出在這裡,也拜預告片所賜,我完完全全誤會了本片的方向。日本片,國中生,殺人案,加上預告片裡該死的「37名嫌犯」,喔喔,我知道了,大概是校園殺人事件解謎劇加上人性試煉的大逃殺吧。結果電影開頭十分鐘馬上給了我兩耳光,因為女教師一開始的告白裡面雖然沒說出名字,但是已經用暗指的方式讓全班同學與觀眾都知道到底兇手是誰了。到了這個時候,電影已經完全超出我的想像與預測。假如連犯人都可以一開始就讓觀眾知道的話,那這部片還有什麼搞頭?影片一躍就是下個學期,嫌犯A與嫌犯B都沒有受到任何法律形式上的制裁,或者遭到女教師使用激烈的手段而遭到肉體上的傷害,沒有拆班,學生依舊,場景依舊,只是換了個新老師,乍看之下一切都沒有怪異之處,可是只有此時感到壓力最大的,也只剩下這個班級的學生和看著他們互動的觀眾。當然,或許是人性的理所當然,也或許劇本必須製造下一個戲劇性,普通的班級瞬間成了有如《蒼蠅王》中試煉人性的孤島,差異只在於,分隔《蒼蠅王》中島嶼的是幼童們無法橫越的海洋,而在本片,將這班學生與外界相隔的則是資訊的封閉,沒有任何人把女教師上學期末的告白說出去,這成了一個隱約的記憶與恐怖,唯一可以看出端倪的只有學生們不自然的怪笑與失控的霸凌行為。

 

 

接下來的劇情非常複雜,就不再詳述了。直接講本片之所以在劇情上出色的原因好了,我從來都不喜歡看偵探片或解謎片,對我來說,這種片子全片最精彩的地方不在於鬥智的過程,而是嫌犯的動機,在偵探動畫或電影中,最後五到十分鐘才是我想看的,兇手的手法與偵探的解謎都只是形式,核心部份從來不脫「動機」。怎樣的人會去殺人?這才是我喜歡的部份,這也是我為何這麼喜歡本片劇情的原因,本片不強調解謎的過程,反之,它一開始就告訴觀眾誰是犯人,之後的一切,都是在描寫兇手的殺意與被牽連進去的人們。但是這部片對動機的描寫絕對不像一般偵探片中讓犯人淚流個滿面然後再娓娓到來,相反地,本片透過多角度人稱與敘述的描寫,將兩個犯人的動機描寫的令人不寒而慄。犯人A被母親遺棄之後在心裡上也遺棄了他人與自我的價值,生命從此失去重量;犯人B則是出於自卑與寂寞,或許還有來自他那怪獸家長過度期望與溺愛的壓力,使他往扭曲的方向證明了自我。而本片精彩之處除了動機的描寫透徹且細膩之外,更高明的是,最後女教師正是透過這兩人的心裡弱點分別對其復仇。犯人B的心理素質脆弱,在女教師點出嫌犯後便畏罪而逃避上學、逃避同儕、逃避良知與理性的譴責,而女教師便透過讓新任男導師頻繁的拜訪嫌犯B的家中,讓嫌犯B連身處家中也無處可逃,必須面對來自學校同儕的惡意(那張精彩的「殺.人.犯.去.死」正是男老師帶來的)與聽見母親為了包庇自己而持續辱罵身為受害者的女教師,而這種精神折磨除了讓嫌犯B神智失常之外,也將嫌犯B的母親不得不逼到最殘酷的弒子悲劇。而嫌犯A的心理則較為堅強與防衛,女教師不論使用愛滋病、霸凌,都無法讓嫌犯A徹底崩潰(或者說,好好的反省罪過),直到從班長美月口中聽聞嫌犯A的身世之後,才設計了一套精美的陷阱,讓嫌犯A踏入自己惡意的泥淖中,終至自己毀滅自己存在的目的與意義。

說白了,預告片裡的一句問句似乎隱約的貫穿了全片的心態,「生命很沈重嗎?」,如果將這句話中的沈重視為是「珍貴」的話,那這部電影所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完全不重視生命重量的世界,嫌犯A與B的殺人對象,完全是隨機挑選的結果,他們兩個在房間裡,看著電視上少女偶像的勁歌熱舞,然後隨隨便便的說出了一個名字,好,就這麼決定了,彷彿是在轉遙控器選台與在超市購物一般,完全沒有將生命當作一回事。女教師自己也半斤八兩,為了她的復仇計畫,為了讓她「教會」嫌犯生命的可貴,她的作法是透過嫌犯A之手奪走另一個人的生命,乍看間接,實則是女教師完全確定嫌犯A會按下開關才設下這個計畫,爆炸與死亡都在她的掌握之中。生命的珍貴,大則存在與否,小則是對人類尊嚴的重視。在這部片中,從頭到尾,充斥的都是人對於他人的漠視與踐踏,霸凌者將弱者當作棒球投擲標的、男老師無視於怪異綽號(美呆,美月是呆子)背後的意涵而隨之起舞、學者為了自己的幻想與前途而踐踏兒子、女學生崇拜且模仿電視上的殺人行為……這些人對於他人的生命,從來沒有認真想過,每個人都拼了命的為了自我著想,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想不到人人為己,看到的也是這麼一幅不堪的地獄浮世繪。

 

 

我想到漫畫《地球防衛少年》中某個情節,有一個少年說:「我很不喜歡看動作片,我並不是討厭華麗的戰鬥畫面,而是那種電影中的一般人大多會被捲入事件,然後犧牲,不是嗎?當然那不是問題,事實上如果真發生那種事情,是有可能會演變成這種情況的,如果刻意避開這部份,反而會令人覺得奇怪。可是看電影的人們大多都是不關心被捲入事件中的群眾,明明他們對主角們的死會產生這麼大的反應。對我來說,主角們的死跟在畫面角落的群眾的死是一樣的。」在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想起這個橋段,人們在做出各種行為的時候,常常會忘記對象也是跟自己一樣的人,小至羞辱、大致殺人,都是一樣的,都是對他人生命的冷感與無意識,反正其他人充其量都只是配角。「每個人都是人子」,對方也有家人,對方也有喜歡的事、討厭的事,但是有多少人在跟他人互動的時候會考慮到這些。本片似乎有特意加強「母親」這個角色的存在,溺水而亡女孩的母親、過度溺愛與保護孩子的母親、拋下孩子而追尋自我目標的母親,她們都懷了十個月才生下孩子,沒有人想要自己的孩子會在未來的生活中被欺負、功課不好、被恥笑,甚至是被其他人抹煞掉這個出自於己身的生命。可惜的是,本片裡角色的互動偏偏就是呈現出這些畫面。本片分成數段分別進行「告白」,所展現的,不就是一次次以自我為中心的最佳例證嗎?當他人的生命失去重量的時候,要想到,自己在他人眼中也會成為是個「他人」。

接著講其他部份吧。

本片的拍攝手法非常特殊且吸引人,導演在本片中運用色彩高度對比、高速攝影、手持攝影效果、場景色溫、多角度拍攝、失焦等等手法,創造了一個似乎有點超現實的世界(本片許多場景怎麼看就是有點不太像現實世界),這部份是導演功力的展現,本片屬於對話較多的電影,若在影像上不能創造變化使觀眾感到驚奇,很容易讓觀眾被這些反覆出現的冷色調畫面弄的失去耐性,但至少就我而言,導演的影像從來沒有讓我覺得無聊,有些畫面甚至沒有對話而只有音樂襯底,但本片還是令人覺得節奏緊湊。且本片的剪接也極為優秀,以嫌犯B將女教師女兒丟入水池中為例,這個畫面在片中出現了三次,這種重複的剪輯若沒有妥善的運用看起來會變成技巧的賣弄或者冗贅的橋段,但本片在這三段畫面中,觀眾看到的雖然是同樣的景象,但是隨著劇情的進行,觀眾在看這三次畫面的時候,得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嫌犯B的心態、事發的經過、犯罪背後的意義,這些都在三段相同的畫面中不斷變換著,看來十分精彩。

 

 

而音樂的部份就不用多說了,令人毫不猶豫的想收下原聲帶。(這部片真的是我看過將Radiohead後期音樂風格影像化的最完美的電影!)

最後,本片令我最有印象的絕對是導演,一般來說,改編自小說的電影作品如果失敗的話,會有種電影不像電影的感覺,比較像將書中的場景、人物、台詞重新影像化一次,而失去了導演本人的特色,而且有時候又會因為導演與觀眾對於小說氣氛理解的差異,會產生觀眾怎麼看都覺得不太流暢或者符合原作的感覺(唉……《追風箏的孩子》)。我還沒看過《告白》的原作,但是光從電影版看來,電影版本身的風格化已經到達某種藝術風格的極致展現,說不定回去看小說,反而會令我覺得:「嗯……怎麼好像不太一樣。」呢……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ck80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