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fvfoU3OrL._SS500_

英文版封面

 

看完《兄弟》之後,我不禁質疑:「我這輩子還會不會再遇到這種厚達近八百頁,長達快四十萬字,卻能讓我讀了再讀,甘心失眠仍不忍釋卷的小說?」

先來點個人牢騷。以下有情節透漏,如果不想破壞您看書的興致可以先按上一頁,然後去找這本書來看看。

忘記是哪間書局,我被昏黃的精緻燈具、調整到怡人溫度的空調和令人乏力且昏昏欲睡的該死輕音樂包圍著,從「新書上架」抓起了這本封面設計不算出眾,沒有現代文學作品封面慣用的那種極簡風格包裝,只有兩個土黃色的小鬼,一個咧嘴大笑、一個含蓄揚眉,側邊大大地打上《兄弟》二字。我開始翻閱這個之前沒聽過名字作者寫的書,在充滿都會布爾喬亞的高尚書卷氣息的書店中,伴著昏黃的精緻燈具、調整到怡人溫度的空調和令人乏力且昏昏欲睡的該死輕音樂,讀著余華用節奏明快的文字,一行一行的描述著偷看屁股、糞坑、群眾對於性那壓抑至極的狂熱等等所架構出來的一幕幕半世紀前的荒謬畫面。那時的我站在書店的門口附近,捧著這樣的一本書著魔似的讀著這些關於女人屁股的鄉間謬談,現在想起來,那畫面與余華筆下的荒謬,本質是差不了多少的。

上個禮拜,顧不了長期陪養下來的古代農村式生理時鐘(晚上十點睡到隔天六點)又被播亂的風險,我捧著《兄弟》下部,又毫無抵抗力的著了這作家的魔。

這是我第二次讀余華的這上下兩部《兄弟》了。兩年前,在書店裡讀完李光頭偷看屁股的橋段之後,我立刻去圖書館把這本書給借了出來,在沒有空調的房間裡淋漓地讀著這兄弟如何在顛沛的時代中顛沛的活著,最後又如何「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兩次的閱讀經驗是截然不同的。第一次的閱讀較易感,那是全心全意享受故事帶來的必然,上下兩部全是和著眼淚讀完的,那時我喜歡上部勝於下部。上部裡人物因為時代的巨變轟轟烈烈的生離死別與單純美善的手足情感給我的情感共鳴遠大於下部的紛亂雜沓。我在aNobii給上部留下的評論是:「用字簡扼但真誠動人,平凡之中見偉大,也讓我對稍稍碰觸了我從未見過的文革那一面。」給下部卻是:「作者開始賣弄無關緊要的文字,使整本小說看來跟那個年代一般浮華,但可看性仍高」。

第二次,剝去了故事閱讀的純粹情感展現,用較冷眼的旁觀與批評角度再讀一次之後,我沒再為了上部這個家庭血淚紛飛的橋段掉過一滴淚,我反而把注意力放到了文革時期的一幅幅浮世繪上,緊盯著這失序的世界中各種或是無知或是殘暴或是怯懦或是無法以我所知的文明教育去理解的各種面孔,不寒而慄把淚水給稀釋了,只剩下不忍卻仍得直視的不堪。這次下集卻讓我感觸良多了。改革開放驚心動魄地一腳跨進了這個剛經過文化大革命驚心動魄的小鎮,金錢與新觀念平地一聲雷的炸了起來,鑼鼓喧天似的把這些剛從一場荒唐的革命中傷痕累累走出來的群眾又「唰」的一聲捲進了另一場匿名的革命。這時我把注意力放在小人物身上了,毛主席都說了:「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革命一定需要犧牲者作為養分才能滋養,改革開放亦然,在人均所得水漲船高的狂熱中,必須有人得溺斃,這水才會一點一點漲高。這兩兄弟一人在「偉大前程船」上高高掌舵,一人卻整個身子被浪潮打到天邊看著孤鳥無聲破空了。在歡騰的世界中獨處,這荒涼啊,讓我在燠熱的七月裡蜷曲低啜。

牢騷完了。

快要十點了,古代農村式生理時鐘開始拉扯眼皮啦,下次在講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ck80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