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些許情節洩漏,甚入。

 

entrelesmursEntre les murs

(英文譯名:The Class;英文原意:Between the Walls)

導演:Laurent Cantet

編劇:François Bégaudeau(novel and screenplay)、Robin Campillo(writer)、Laurent Cantet(writer)

演員:François Bégaudeau

劇情簡介:改編自佛杭蘇瓦.貝加度Francois Begaudeau 2006年出版的同名暢銷小說,該小說於當年獲頒法國文化電台與Telerama雜誌合辦的文學大獎。現為知名專欄作家,但曾經擔任高中老師多年的貝加度在電影中飾演自己:一個每天要跟一群國中生奮戰的法文老師。整部電影從來沒有離開過校園,甚至很少離開過他的法文教室,但整個社會的縮影,就在這一整個學期的課堂裡赤裸裸地展開。「作為一個老師,就是要奮鬥到最後一刻,但終究,老師也只是個人!」

Information From truemovie

IMDb:★★★★★★★★ 7.9/10

觀影心得:

這部也算是台灣片商又一驚世巨作了,居然可以把原片名完全扭曲到連他老母都認不出來的地步!請試想你今天心情很好的走到了百事達,想找片歐式小品來紓解一下一個禮拜下來在學校公司所受的鳥氣,哎喲,目光一亮,看到了這個封面:

normal_497ec12827124 

「我和我的小鬼們」,嗯,真是輕鬆風趣又不失真摯感人的片名!再看看這片盒,嗯,一個陽光帥氣(微禿亦無傷大雅)的法國男星面孔,一看就知道是個好老師!加上下方一個女學生正舉著她那充滿求知慾的手(求知慾很重,還要用另外一隻手輔助),向老師發出熱切的目光。喔,這片一看就知道是那種類《我的這一班的溫馨教育劇場……

如果你照著這個攻略法破關的很順的話,相信看完片,定將炸他個核突的死呀!

這部戲,一點都不《春風化雨》,裡面更沒有季老師!

 

「乖、乖、不乖,一點都不乖、他很乖、不乖,要多注意,他一點都不乖、乖、不乖、她一點都不乖,非常不乖」

第一幕教師教師開完會,自我介紹過後,有兩個老師拿著學生名單,對著學生,一個一個細數:「乖、乖、不乖,一點都不乖、他很乖、不乖,要多注意,他一點都不乖、乖、不乖、她一點都不乖,非常不乖」,原來,在學生與老師尚未正式碰面之前,老師們就已經為他們做好了一張張標籤,學生走進教室,老師看到的只是他們頭上白底黑字的「乖」或「不乖」,接著,當然就是「因材施教」囉。我就不信這種校園種姓制度會出現在如《我的這一班》的校園裡,可惜的是,我卻相信這種制度會出現在距離我們最近的那些校區內。

我和我的小鬼們 01.jpg

 

「他們說馬罕老師愛男生」

接著,教室內的一幕真是精彩絕妙,在這間巴黎學校裡,課堂似乎無異於辯論戰場。老師上了什麼?不重要。發問的問題適不適當?不重要。對師長的口氣禮不禮貌?不重要。會不會干擾到其他人上課?不重要。問題會不會傷到別人?不重要。一整節課下來,究竟上了多少正課更是已經無從知曉,觀眾只看到這個班級可以為了整隊、上課時數的五分鐘差異、寫名牌、例句裡面的主角而讓師生之間互相針鋒相對,反唇相譏,甚至是公然人身攻擊。言語管教只剩下薄弱的制約力,對這群學生而言,「少數服從多數」(全班對上一個老師)、「你不做我也不做」才是最高的教育宗旨,不照我們的方法來,課堂上有你好受的。

我和我的小鬼們 02.jpg

 

「我們是老師,又不是狗。」

這種自由的上課方式在我們東方人看來簡直大逆不道,進了教室,課堂上的最高權威就得立刻從父母之手移交給老師,主權的定義「對內至高無上」正好符合我們對老師權力的詮釋。可西方的教育制度卻從來不是這麼回事,從影片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十三、十四歲的孩子們幾乎是和老師站在同一個地位上溝通的,老師並不是高高在上且不可侵犯,他的地位與威權無時無刻受到學生們的挑戰與質疑,這個教育系統不再是一條單向的食物鏈,而是充滿了互食與上下衝突,沒有人扮演著最高掠奪者。因此我們看到了睿智世故如老師,也會情緒失控,向其他老師破口大罵自己的學生。這種情形倘若發生在台灣,新聞一定又會打上個「傳統師道不存,教師尊嚴蕩然無存,學生老師課堂火爆衝突」,採訪學生家長老師主任,剪輯出精彩片段後強力播送個十二小時,非得搞得整間學校都掀起來不可。可是看看西方人的處理態度,教師辦公室內的其他老師只是冷眼旁觀,致上幾句安慰之意而已,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這就是他們的教育。 

我和我的小鬼們 03.jpg

 

「你並不是真的想瞭解我們」

學生們看完《安妮的日記》之後,老師要求他們也寫下對自己的描述,他稱之為「自畫像」,可是這班小鬼依舊堅持著唱反調的本色,立刻提出各式各樣的抱怨:「我們寫的不會跟她一樣多采多姿」、「我們才十三歲,沒什麼好寫的」、「只有上學、放學、吃飯和睡覺」、「有些事情,說出來很丟臉」,但最一針見血的還是這句:「你並不是真的想瞭解我們」。教育制度中似乎總有一股一廂情願,認為老師除了知識教育之外,還要負起督導學生各種生活規範與行為的責任,簡言之,就是當起一部分的父母。我承認,新任老師的確可能懷著這股憧憬,他們會不斷地用教育熱忱催眠自己:每個學生都是我的孩子、我愛每個學生……可是咒語總有失效的一天,看著學生一屆一屆來來去去,拿了一本又一本的畢業紀念冊之後,老師們才會慢慢從美好的責任感中醒來,然後認清了:「這些學生根本就不是我的孩子,他們只是繳了學費進來唸書的。」,但是那付樣子還是得先撐著,所以日記週記自畫家庭聯絡還是一樣也少不了,不過,就只是消遣一下,茶餘飯後多個拉呱兒的題材罷了。

我和我的小鬼們 04.jpg

 

「馬利人,你說什麼?」「怎樣,加勒比海廢人?」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班級的種族組成之複雜,有中國臉孔、黑色皮膚、還有一些我分不出明顯特徵的北非人種。而種族問題在這裡也從來不是禁忌,而是每天最貼近真實的生活內容。種族與族群雖是一個幾近無解的習題,但是它就是存在,不管願不願意直視,它就活生生的存在在社會裡,面對整班有多達六、七個國家移民而來的第二代,我們才會發現,原來族群問題躲不了也逃不掉。這時別來什麼國家認同,「我們都是法國人,有什麼不對?」「幹嘛不說自己是法國的一省?」「你們幹嘛都不說自己是法國人?」沒用的。而我想這也是讓片中主角François Marin對自己的教學感到無力的一大因素。他為了教會這些孩子如何使用這個國家的語言而煞費苦心,得到的卻是一群完全不把法國當作自己歸屬的小孩。

我和我的小鬼們 05.jpg

 

「有些話老師可以說,學生就不行!」

這部其實有點類紀錄片的戲最後安排的一個戲劇性的高潮是:兩個女班代將學生評鑑會議的結果與討論過程先行放出風聲給班上的同學知道,但其中有一句評語另一個黑人學生蘇勒曼深感不滿,認為老師羞辱了他。而老師此時惱羞成怒,將砲火轉向兩名班代,指責她們這種行為非常「輕賤」,但女班代們卻將其扭曲成為「老師罵她們賤」,而黑人學生也因為情緒失控而被扭送到校長室,最後召開紀律委員會決定他的去留。可是在紀律委員會中,François Marin卻又是最維護自己的學生蘇勒曼的一個老師。這個橋段讓我感觸良多,我國中時期是由一個非常嚴厲要求學生品行的老師任教,讀男校嘛,髒話一定是分分秒秒不離身的好夥伴,因此我好幾次都因為這張嘴被威脅著要記警告處分,當時,我的確是處在在充滿剝奪感與侷限感的認知中,現在想想,被一個大人在學校裡管制,或者被四十幾雙懷有或多或少敵意的眼睛盯住,到底那個比較輕鬆?

我和我的小鬼們 06.jpg

 

「我什麼都沒學到。」

最後,學期結束了,老師要大家分享自己這學期學到了什麼,有人學到了地球科學;有人學到了畢氏定理;有人學到了三角貿易、人口繁衍、中音直笛、西班牙文、《理想國》,可是最後,有一個小女孩對老師說:「我什麼都沒學到」。根據布魯姆(B. S. Bloom),教育基本三大目的是為了認知、技能、情意,但這個教育制度底下,在認知方面,我們只看到師生之間每一節課的重心似乎就是激烈的言詞攻防,實際上課時數可說是少之又少;在技能方面,我們看到了學生有意朝技職學校發展卻被勢利的家長潑了一桶大大的冷水,滿心的熱切與雙手的精巧全都被壓在父母的高度要求之下而抬不起頭;而在情意方面則更是令人不安,沒人知道這些每天把教室當作辯論場的孩子長大的時候,該如何用他們高度理想化的「自由平等」去社會上求生存討飯吃。

 

或許,所謂"Between the Walls"這個英文原名之中的那些「牆」,指的就是人心之間的不信任與心防,而教育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就是為了能讓人彼此之間互相交流、使孩子能成功社會化、讓他們都能夠成為所謂「文明人」,而能成功的融入社會之中,但是這部電影卻利用倣真的手法,藉由拍攝校園內的場景,硬生生的刻出了「教育」的真實面,也就是牆與牆之間的那些,通常不怎麼愉快的事。那些不受教的學生、那些對師長的言詞羞辱、那些家長加諸在孩子身上的過重期盼、那些無法信任別人的人、那些在國度中迷失自我的人、那些不願去瞭解學生的人、那些放任高牆築起而仍麻木不仁的人,或許只要教育存在的一天,這些牆便永遠無法倒下,就像他們總用四堵水泥把學生們關在教室裡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ck80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